《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即使你沒看過,也可能聽過它的音樂,那首由久石讓制作的主題曲《菊次郎的夏天》。對于這部電影,無論是它的音樂還是評價,觀眾都給了太多高的評分來表達對它的喜愛,相比這部電影的內容及含義,我更喜歡里面的無絕對善惡的感覺以及以“我們無事可干”而聚在一起來的這么一群人。但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十分介意的一點應該是它的超慢節奏,這一點已經被我身邊的好幾個朋友及大批的網友埋怨過了。
看過北野武的其他電影,如經典的《花火》、《大佬》,大家可能就不會奇怪《菊次郎的夏天》電影節奏這么慢了,北野武一貫如此,很多日本的電影也是如此,這種慢節奏,使得觀眾沉浸在非悲傷但深沉的氛圍中。《菊次郎的夏天》整部電影一共122分鐘,電影花了30分鐘主角菊次郎和正男才真正踏上旅途,可真謂一個超長的開場。中國觀眾也許不習慣的倒不是時長,而是電影的長鏡頭,把一個鏡頭一直拉長延至數十秒,而不給配樂,非得讓你一直盯著它。就拿電影37分鐘時菊次郎和正男沿泳池旁邊走,一直走到了37分36秒才停止,整個過程中沒給任何配樂,只有電影中汽車經過時的聲音。觀眾在這時候該干什么?只能一邊看著,一邊想著它要表達啥,然后想著這畫面啥時候結束然后尷尬地等著它結束。在整部電影中這種情況出現的十分得多,很多在一些人看來完全是沒必要的鏡頭,至少我也這么認為,卻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例如留給居酒屋服務生掃地的那3秒,明明這個只出現一次而且在講完話后“任務”就結束了的角色。
這些慢節奏使得電影十分地冗長,但同時也寧靜,給了消化的時間,而且這部電影的笑點基本上都是通過這種無聲及鏡頭轉換達到的,笑點自然且印象深刻,并且難以模仿。
不是說《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沒有快的節奏,事實上導演的的敘事能力十分的強大,短短幾秒鐘的畫面就可以把很多事情交代清楚,并不輸給那些以拍的“快準狠”著稱的香港電影。而這種快慢結合我們應稱之為電影的節奏。
這部電影的配樂也是一直被贊譽的,但同樣的,這里的配樂也有著類似的稱為節奏的變化,在相對一部分太過于安靜沉默的畫面中,北野武恰恰沒配給任何音樂背景。讓我們在這“漫長的”十幾秒鐘靜靜地思考消化慢慢地等待畫面的切換。
節奏的迷人在于其變化,一部電影的節奏也應有快有慢,有情緒的波動,這樣觀眾才不會太疲憊。有些電影的節奏很快,且一直過快,沒給觀眾休息的時間,即使滿是笑點,到最后觀眾也疲憊了,看完后也就忘了。而有的電影敘述一種過于平淡,只能讓觀眾在電影院睡覺了。節奏也是電影是否被評為“深刻”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歐美動作電影擁有很高的票房,卻很難在內容上獲得很高的評分,不能在電影史上留下痕跡,有些時候倒不是因為內容不深刻,只是缺少觀眾沉淀的時間。
如果你有時間,不需帶目的去看一部電影,不如就坐下來,靜靜地看場北野武的電影吧。反正里面要表達的內容深意一直不能完全說清,夠你慢慢地思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