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開展的“第一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活動評選當中,基因組所“多米諾”科普志愿協會獲此殊榮。
2007年,在所黨團委的組織號召下,所內一群有著公益熱情的青年科技人員和研究生成為了“多米諾”的首批成員,而“多米諾”這個名字則傳達著他們的心愿與夢想——希望用自己很小的初始力量,能盡可能多的影響和激發更多人關注科學、傳播科學。
團隊建立初期,他們依靠自制的科普展板來到奧運景觀大道,自發的向民眾進行生命科學和基因知識的普及。在這過程中,青年志愿者們愈發感受到了普通民眾對于前沿科學知識的迫切需求以及科普實踐對于青年科技人員自身成長和樹立科技報國理想信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為此,在之后幾年的志愿服務實踐中他們不斷的摸索前行,逐漸從一個“街邊科普團隊”向著“多維化、模式化”的專業志愿團隊發展。這期間,他們受邀參與完成了中國科技館新館生命展區的咨詢與創作;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及殘奧會英語引導志愿服務團隊;并積極活躍在國家和中科院的各類科普活動當中。2011年,任所團委書記徐磊的一次活動讓他始終記憶猶新。他有幸作為團中央首批“百村調研”的志愿者赴災后重建的汶川小學上科普課,深切地感受到了那里的孩子對于科學知識的渴求,以及偏遠地區科普資源的匱乏。從那時起,“多米諾”團隊便有了一個想法,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創新,讓科普的觸角能延伸到祖國更遠的地方。
此后,他們開始著手制作“基因王國”網上虛擬博物館(已被中國科普博覽收錄);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創作科普文章進行科學傳播。2014年,當基因組所終于有了自己的永久所址時,將科普文化與實驗設施相結合,建設生命科學科普教育基地成為了“多米諾”團隊新的夢想。在研究所支持下,他們利用大樓的空閑區域“見縫插針”的建設了國內首個可移動式“基因科學與技術科普互動展廳”。這個包含有生命科學歷史回顧、科學前沿進展與展望、科普動畫展示以及互動科學實驗的新穎展廳,自開放之初就受到了民眾和學生們的極大歡迎。一年多的時間里,接待了國內外訪問團隊三十余批次,參觀人員近5000人。在2014年度“全國科技活動周”上,在以“基因世界”為主題的背景墻上,“基因神探”、“基因魔咒”、“基因與酒量”三個受邀參展的數字化展品向民眾揭開了基因與人們生活的神秘面紗,給數萬名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近十年的成長與鍛煉,多米諾科普志愿協會從當初幾個人的個人愛好出發,現已形成了一支制度完善,人員齊整,多學科交叉的專業科普志愿團隊。大家在完成自身科研任務的同時,通過默默的堅守與付出,在開展特色科學傳播以及科教融合等方面做出很多新的努力和嘗試。但對于“多米諾”的志愿者而言,在志愿之路上“奉獻青春、影響他人、提升自我”的幸福感與成長歷程則使他們感到更加的珍惜和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