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重要問題之一。隨著科學發展,眾多科學家對腫瘤形成的病因、發病機制、診斷方法、治療及預后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對腫瘤認知不斷豐富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瓶頸。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學科去綜合考慮腫瘤問題對惡性腫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有很大助益。
1月3日,第六屆北京市腫瘤學術沙龍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一層報告廳舉行。本次會議由中科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辦,森西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邀請了包括院相關領域研究所、大學、醫院在內的15位資深腫瘤研究專家學者,100多名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人員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教授團隊通過結構生物學的研究,為致癌組蛋白靶向的藥物設計提供了新思路。北京腫瘤醫院鄧大君教授介紹了DNA甲基化作為腫瘤驅動力和預后標志物的研究。天壇醫院江濤教授團隊介紹了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計劃。各項研究顯示,無論從病理類型還是預后,腫瘤的發生發展都有明確的人群特異性,依據中國人群的精準醫學研究勢在必行。
通過本次沙龍,與會專家分享了團隊有關腫瘤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成果,不同研究角度的交叉和碰撞促進了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為中國精準醫學研究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