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與精準醫學檢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召開精準醫學檢測技術與健康科學研討會
12月23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組與精準醫學檢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辦精準醫學檢測技術與健康科學研討會,會議由重點實驗室主任方向東研究員主持。
作為該重點實驗室的創始人,北京基因組所于軍研究員和中科院半導體所俞育德研究員回顧了建立實驗室的初衷:要利用生物、材料、檢驗檢疫和臨床等多家單位的平臺,進一步推動分子檢測技術發展,滿足國家健康醫療對醫學檢測技術的需要。
在特邀報告環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實驗診斷中心康熙雄教授介紹了后疫情時代,健康檢測從醫院向社區和家庭轉移,加上中國老齡化的現狀,迫切需要發展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助力健康評價;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分子診斷中心賈淑芹研究員梳理了胃癌和腸癌的分子分型及預后標志物的發展,肯定了精準醫療在醫院多科室診治工作中的重要輔助作用;中科院半導體所王智杰研究員和李釗研究員分別介紹了納米材料在醫學遞藥、疫苗、成像、抗菌材料中的作用及半導體技術在新冠檢測、毒品現場快檢、癌癥早篩平臺和單細胞微流控陣列芯片中的應用。
與會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肯定了檢測技術在臨床應用的廣泛性,分子快速檢測、非實驗室的現場檢測和基因靶標檢測的發展對現有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提出了基因檢測數據獲取與共享面臨的困難。與會專家期待通過深入分析臨床需求,凝練出可行的研究思路,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跨學科、跨行業的平臺優勢,深入合作,各展所長、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為精準檢測技術服務于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貢獻。
北京基因組所科研與條件處處長婁曉敏代表研究所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對研究所和重點實驗室的關心和指導。
應邀參加會議的還有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李寶明研究員、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王靜研究員、中科院微生物所胡松年研究員、煙臺大學王緒敏教授以及基因組與精準醫學檢測技術北京重點實驗室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