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舉辦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專題報告會
為做好研究所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落實對全所人員的常態化科研誠信宣傳教育,7月6日,北京基因組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舉辦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專題報告會,邀請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館員劉筱敏,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致一”研究員、院科技倫理委員會生命科學與醫學專委會主任彭耀進作專題報告。報告以現場與視頻結合方式進行,全所近400名職工、學生參加。報告會由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運桂主持。
劉筱敏以《學術論文署名規范及責任意識》為題,通過學術論文署名的權利、榮譽和責任要求,近年國內外學術論文撤稿案例和處理情況,學術論文署名誠信提醒和“負面清單”等幾方面內容,詳細講述了學術論文署名的規范性要求和作者的責任,倡導榮譽與責任共存,成就與誠信同在,科技工作者恪守科研誠信,規范論文署名。
彭耀進作了題為《前沿生物技術倫理:科學、爭議與治理》的報告。他從基因編輯、干細胞研究、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生物技術的發展談起,介紹了生物技術發展中的倫理沖突、國內外科技倫理治理的監管體系和要求,講述了科技倫理治理的最新發展、要求和意義,倡導科技工作者加強自律,提高倫理、法律意識,營造負責任的科技創新環境。報告結束后,與會人員做了交流討論。
楊運桂代表研究所介紹了我所加強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的工作實踐情況,部署了下一步加強科研誠信、科技倫理等學風建設的工作安排,要求全所人員遵守科研誠信、科技倫理等學術規范要求,杜絕任何形式的科研失信行為,營造和維護我所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良好學風,推動研究所健康發展,行穩致遠。
同時,在2020年、2021年組織簽訂科研誠信承諾書的基礎上,本次專題報告會組織2021年5月后入所的102名職工、學生簽訂了科研誠信承諾書。

劉筱敏研究館員作報告

彭耀進副研究員線上作報告,楊運桂副所長主持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