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楊運桂研究員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批準項目。基因組所“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楊運桂研究員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學部“基因表達調控與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的資助。
楊運桂研究員在Cell、Cell Stem Cell、Mol Cell、Nat Commun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論文25余篇,其研究領域主要為研發RNA化學修飾高通量測序和分析技術,為解析RNA化學修飾的分布規律和特征提供高效研究工具;鑒定和研究RNA化學修飾酶、功能及其與表型和疾病關聯調控機制,在拓展RNA甲基化介導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新領域獲得重要進展。楊運桂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參與發現了RNA 6-甲基腺嘌呤修飾(m6A)的甲基轉移酶和去甲基酶,闡明了m6A修飾調控mRNA選擇性剪接分子機制,鑒定了m6A調控成纖維細胞形成多能性干細胞重要功能。研究成果作為RNA生物學研究前沿熱點入選Science Editor’s Choice等,證明RNA甲基化修飾類似于DNA甲基化具有可逆性并調控RNA加工代謝等重要生物學功能,和同行一起拓展了RNA甲基化表觀轉錄組學研究的新領域。表觀轉錄組學(Epitranscriptomics)已被定義為“轉錄組相關功能改變而不涉及核糖核苷酸序列變化”的研究,RNA甲基化修飾是核心,增加了遺傳信息傳遞中心法則調控層次,豐富了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內涵。
近期,楊運桂研究員任首席科學家,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鄭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申報的《表觀基因組學檢測技術研發與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資助,該項目針對含量低的核酸化學修飾、新型核酸化學修飾及實現痕量甚至單細胞樣本的表觀基因組測序技術進行研發。通過項目實施,將對表觀基因組學理論和測序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填補國內外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的空白,也將為解析我國疾病發生的精準表觀遺傳可塑性機理提供前提條件和核心基礎。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