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3期青年創新論壇—耐藥基因的起源與進化
4月1日下午,北京基因組所青促會小組與人事處聯合舉辦2016年第3期“青年創新論壇”。本次論壇主講人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胡永飛副研究員;他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抗生素耐藥的全球現狀與WHO常規應對策略,并以“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為題深入淺出的闡述了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
交流過程中,胡永飛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全球范圍內抗生素耐藥的嚴峻現實和人類可能面臨的病原微生物威脅。耐藥并不是一個新問題,而是一個遠古時代就已存在的事實。在生物圈不斷演化的過程中,各類別生物在不斷適應和進化。與此同時,也在不斷的進行基因交換或突變以確保個體或種群的繁衍,從而達到一種精細的動態平衡。只有在這一動態平衡失代償的情況下,被寄生的宿主才有可能誘發相關疾病。
結合2016年剛發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的工作,胡永飛博士詳細解釋了如何把握時效在感染性疾病領域的頂級雜志發表文章。這篇文章的誕生也立即為全球的衛生決策者們提供了公共衛生政策依據,具有非常實際的社會價值。胡永飛博士的成功經歷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不一樣的時效范本。
報告涉及諸多交叉學科,包括生物信息學、腸道微生物組學、感染性疾病等,與會的青年科研人員積極提問與互動,整個報告過程不斷有參與者提出問題,氣氛輕松活躍。
胡永飛博士于2010年在微生物所博士畢業并留所工作,于2015年入選青促會,研究方向為微生物基因組學和細菌耐藥。目前,他已在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雜志發表多篇有影響力的文章。
交流討論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