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舉辦第一期青年創新論壇——公派之旅的經驗交流
1月8日下午,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聯合人事處組織舉辦以“重新認識科研與自我—短暫的公派之旅”為主題的交流活動。這是青促會作為一個獨立組織舉辦的第一場所內青年論壇,由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曾長青課題組的張大可博士講述,公派在美國貝勒醫學院遺傳系Arthur Beaudet院士實驗室留學訪問交流一年中對美國科研的認識和收獲。他從公派留學的材料準備,到美國實驗室的感受,美國實驗室的科研條件、工作交流、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給到會的青年科研人員、博士生們做了詳細的介紹。
對于準備通過國家公派或者科學院公派方式出國留學的廣大青年職工,建議首先得到所在研究組研究員的大力支持,選擇和自己的科研方向有充分合作的實驗室,最好已經有前期的合作與交流,避免因科研方向的不同,彼此之間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了解和配合,盡量爭取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得到更多收獲與提升。關于公派出國留學的材料手續等,可參考國家留學網、中科院人事局、美國大使館簽證要求等網站的介紹,了解國家政策及時掌握各項要求的變化。
通過所在Arthur Beaudet院士實驗室的學習,以及參觀MD Anderson癌癥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頂級實驗室,張大可博士通過豐富的圖片展示了國際頂尖實驗室先進實驗室儀器設備,并展示了老牌實驗室內各個時代經典儀器設備,反映出實驗室日新月異的技術創新和更替,并感受到美國實驗室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及時將更新的技術應用到科研工作中來。
美國同行之間的交流頻繁,在貝勒醫學院中幾乎每天都有不同水平的講座:既可以聆聽到各個領域仍十分活躍的學術大師講述理念變更,也可以及時接受學術新星講解最新的領域突破和進展。此外,貝勒醫學院所在的德州醫療中心(TMC),長駐四十多家頂尖臨床、科研機構,員工超10萬名,是美國醫療、生命科學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每個單位都會定期舉辦論壇邀請中心內的全部同行交流,足不出TMC,就能接受相同領域的專家、博士后、博士生對自己研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科研思維的碰撞。
除科研外,貝勒醫學院重視博士后和博士生的職業規劃,這是國內科研領域缺失的一環。醫學院開設職業教育的相關課程,針對科研工作者日常工作的專業技能需求,專門開設課程教授“基金申請的機會有哪些?”、“如何在科研界獲得職位”等,并邀請職業教育公司開展諸如 “如何進行演講”等科研工作中實用技能的培訓。此外,醫學院還會不定期邀請轉戰產業界、工業界的成功人士交流科研以外的工作選擇,拓寬職業發展的視野。
整體看來,隨著國家各種人才引進計劃及科研經費的大力投入,國內眾多單位的硬件水平與國外實驗室的差距日益減少;然而,美國科研人員間的交流異常頻繁,頂尖科研思維中的碰撞也更多,鼓勵青年職工,如果有機會還是要出去學習,通過文化、工作交流,使自己的思維更開闊。
報告結束后,與會人員反應熱烈,對國外實驗室的生活、科研經費的使用等進行了進一步交流。通過這次活動,公派人員的親身經歷讓所內青年科研人員更好的了解美國科研生活的最新狀態,經過留學人員的精彩分享,增強了研究所青年科研工作者對自身科研工作的信心。
交流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