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GPB編委Tomas Lindahl博士獲得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2015年10月7日,基因組蛋白質組和生物信息學報(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簡稱GPB)編委Tomas Lindahl博士因其在基因修復領域的突出貢獻,和Aziz Sancar博士、Paul Modrich博士共同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
Lindahl博士于2009年加入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遺傳學會共同主辦的GPB擔任編委。任職以來,他作為作者、審稿人和編委在提高期刊質量和影響力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 年, Lindahl博士受邀在GPB發表終身成就綜述—我的DNA修復研究之路(My Journey to DNA Repair ),回顧了自己的研究歷程,折射了整個基因修復領域的發展簡史。他在基因修復基礎機制研究中開創性的工作為癌癥治療、人類遺傳性疾病和古DNA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方向。
在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宣布后不久的采訪中,Lindahl博士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運能被諾貝爾獎評委會選為在基因修復領域中具有最優貢獻的代表”。近年來,他數次受邀造訪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所。GPB副主編,北京基因組所楊運桂研究員回憶自己在Lindahl博士實驗室的博士后生活時評論:“他不僅在科學上有卓越成就,還不遺余力地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發展。”
在我的DNA修復研究之路中Lindahl博士寫到:“我仍然非常享受做科學研究。這是非常令人愉悅、有趣和刺激的工作。它在不斷的變化中前行。我愿意繼續為科學工作上百年,見證它的不斷發展”。
我們在此熱烈祝賀Lindahl博士榮獲自然科學界的最高獎項并祝愿他繼續與他熱愛的科研工作為伍,創造并見證更多科學成就。
Lindahl博士受邀在GPB發表終身成就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