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所舉辦“科學與藝術”跨界論壇
5月10日下午,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內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應果殼網及基因組所多米諾基因科普協會邀請,30余位“藝術空間站”的藝術家代表到基因組所參觀交流,并為所內及周邊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百余位觀眾,舉行了一場名為“科學與藝術”的跨界論壇。期間,4位“科學流”嘉賓與3位“藝術流”嘉賓分別為大家奉獻了七場精彩紛呈的報告演講。論壇由基因組所黨委書記,常務副所長楊衛平主持。
在一陣悠揚的古箏、長笛以及電子琴、吉他的樂器合奏中,“科學與藝術論壇”以其特有的方式拉開了帷幕,而表演者卻是基因組所清一色的科研人員及研究生,他們以此種特殊的方式歡迎藝術家朋友的到來。接著,基因組所楊衛平研究員,于軍研究員,所多米諾科普協會召集人徐磊以及中科院動物所嘉賓張勁碩博士4位“科學流”嘉賓,分別作了“視覺小品與科學故事”、“科學想象力的現實化”、“Nature封面故事——一場美麗的邂逅”以及“動物,動之美”的精彩報告;中國當代著名裝置藝術家史金淞、留法藝術家董大為以及新加坡當代藝術家Jeremy也同樣送上了“華山計劃”、“錯誤的開始”以及“無名島的寄居所”三場精彩的報告。
在三個小時的交流中,科學與藝術隔空交互,激情碰撞,現場笑聲、驚嘆聲不絕于耳,帶給每一位觀眾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雙方科學家及藝術家在交流中感受到了兩種風格鮮明的人群所共同具有的那份執著和理想主義。大家真心的希望通過此種方式,讓科學與藝術互相深刻影響,讓科學借助藝術之手走出緊閉的實驗室;而藝術在科學的熏陶下更加富有深遠的內涵。
圖為:新加坡藝術家作報告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