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再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項目資助
2016年8月12日,“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 Project for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China STM Journals,縮寫PIIJ)第二期項目評審結果揭曉,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和中國遺傳學會共同主辦的英文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簡稱GPB)獲得該項目第二期資助,資助時間為2016年至2018年共計三年,資助金額為50萬元/年。
PIIJ是由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六部委聯合組織實施的學術期刊發展重大舉措,旨在促進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發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與核心競爭能力,重點建設一批代表我國前沿學科,或能填補國內英文科技期刊學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
GPB于2013年度獲得PIIJ第一期(2013年-2015年)項目資助。在項目執行期內,期刊編輯部優化人員配置和工作流程,引進海外留學歸國博士,并由編委參與辦刊,加強邀稿、審稿、專輯組織和宣傳;編委、審稿人和文章下載、引用的國際化優勢十分明顯;文章發表周期縮短,數量和質量提高,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至2015年期間,GPB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GBP的發展中包含著很多著名科學家的思想,例如我刊英國編委Tomas Lindahl博士(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于2013年在GBP發表了一篇名為《我的DNA修復之路》的文章,2016年又為GPB推出的“基因組穩定性”專輯做序,介紹領域最新科研進展。
在本計劃第二期項目評選中,全國共有267家英文期刊單位申報,經資格審查、專家評審和項目公示等環節,遴選出105種期刊和20種擬創辦期刊,其中中科院院內單位42家。
本次GPB再獲PIIJ資助是對GPB堅持國際化發展理念辦刊宗旨的肯定,也是GPB進一步開拓發展的強大推動力。GPB將繼續從強化國際編委、審稿專家、編輯隊伍的建設,提升稿件質量、縮短出版周期、加強期刊宣傳等方面做出努力,進一步突出期刊的學科特色,增強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將GPB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專業水平的高質量學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