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所小鼠組織新轉錄本鑒定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文章在《frontiers in genetics》雜志發表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胡松年項目組利用新一代測序數據,運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在小鼠的幾個組織中發現了幾千個新的轉錄本,該研究成果的完成拓寬了轉錄組數據分析的思路,有利于更全面的認識小鼠的轉錄組組成,并進一步補充了其基因組的注釋,相關成果論文在《frontiers in genetics》雜志發表。
本研究運用的是通過去除核糖體技術構建的轉錄組文庫的二代測序數據,該項技術理論上可以捕獲較全面的RNA分子。通過深入分析,在小鼠的大腦、睪丸和胚胎干細胞中有幾千個新的轉錄本(大部分是非編碼RNA)被發現。這些新檢測到的轉錄本與轉錄起始和延伸的信號密切相關,在這些轉錄本上游,科研人員看到了H3K4me3,RNAPII結合位點和CAGE等標志轉錄起始的特征。而且這些轉錄本的基因組位置,外顯子序列和啟動子經過了進化的選擇,由此可以看出它們潛在的功能性。這些結果定義了一個小鼠基因組的新的轉錄本集合,這些轉錄本在小鼠的細胞和組織中有一定的功能。
轉錄組研究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從整體的層次研究材料中基因表達與調控的研究手段,在探索生命過程以及形形色色的生物學問題如疾病發生等的研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以前的轉錄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mRNA的研究,隨著不同類型RNA分子的發現以及其重要生物學功能的揭示,轉錄組的研究內容也隨之拓展。新一代測序技術以其高通量數據的產出為鑒定低豐度表達的轉錄本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文庫構建技術的發展也使科研人員有機會更高效全面的捕獲RNA分子。我們將有機會更全面深入的認識轉錄組,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
文章鏈接:http://www.frontiersin.org/non-coding_rna/10.3389/fgene.2011.00093/full
新鑒定的轉錄本示意,分別定位于基因Tmem180的內含子區域(上)和基因Sap130鄰近的基因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