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參與 “日本血吸蟲”基因組及功能分析研究獲重大突破
血吸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在我國的致病蟲種是日本血吸蟲,分布于江灘、湖灘和山區。我國曾經是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血吸蟲病仍在包括中國在內的76個國家中流行,尤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仍有蔓延趨勢。它嚴重危害了疫區人民的健康,困擾這些地區經濟發展。
2009年7月15日下午三點,由我所參與完成的“日本血吸蟲”基因組和功能分析最新研究成果發布會在上海召開。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衛生部、國家自然基金委、中華預防醫學學會、上海市科委等有關領導出席了發布會,我所副所長于軍研究員作為受邀專家出席了大會,相關學術論文將于7月16日在著名學術雜志《自然》全文發表。
該項目是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科委聯合攻關項目,以及國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五年多的艱苦奮戰,克服了技術障礙,由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協作完成的。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省部共建疾病與健康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等單位,以及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的科學家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是我國生物醫學界首次對一種人體寄生蟲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功能解析,也是我國科學家繼日本血吸蟲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研究之后取得的又一階段性重大成果。這一成果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基因組學和寄生蟲學研究在世界的地位,有力促進這一重要的寄生蟲病相關診斷、治療和預防的研究,為實現我國乃至世界范圍控制和消除血吸蟲病的戰略目標提供前所未有的生物遺傳信息資源和平臺,這也是我國科技界主導的國際合作為維護人類健康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200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