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基因測序技術現產業化曙光
2013年10月29日上午,在青島召開的國際基因組學大會開幕現場,作為大會主辦方的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就合作開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系統項目正式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標志著此前由中科院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測序儀項目即將進入市場轉化和產業化階段。
基因測序技術,自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以來長期占據著國際生命科學技術研究的制高點,也是近十余年來生物科技產業所追尋的投資熱點。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和成本急劇降低,該項技術被越來越多的科研和實踐領域所應用,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市場,特別是近年來個體化醫學事業的提出與突破,測序技術即將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今后醫療健康的精準指標獲取手段。目前市場上所有高通量測序設備和試劑均來源于進口,據估計,僅2013年我國在進口儀器和試劑上的投入就將超過20億元。
在中科院資助下,歷時兩年半時間完成的第二代測序儀研發項目,于2011年實現原理樣機和性能驗收,部分性能指標超越同類進口產品。其后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自主投入完成了該項目的工程化和產品化開發,并形成其自主知識產權集群。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前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在人參基因組和中國人參資源普查等研究領域進行了多年的緊密合作,業已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此次紫鑫藥業投資第二代測序儀項目是看準了測序技術市場未來的廣闊前景,聯合中科院的技術優勢力量,期待占領即將進入成熟期的個人基因組和個體化醫療市場。
簽訂合作意向協議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