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棗基因組研究(中沙國際合作項目)
我所2008年同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共同啟動了的“椰棗基因組研究”項目,本項目是由沙特王國KACST(該國的國立科研基金會)支持和啟動的。
椰棗是中東、非洲、歐洲和美洲等地的主要糧食作物,年產量為1500萬噸,沙特椰棗樹數量占全球的8%,產量為全球的15%,并且椰棗樹出現在沙特王國國徽上,是沙特具有象征意義的樹種。
世界上椰棗約有340多個家養種,遺傳差異很大。在椰棗的農業生產中面臨著一系列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1.雜交育種和分子育種存在困難,進展緩慢;2、各種病蟲害頻繁發生;3、各種環境因素對椰棗樹生長的脅迫;4人們對椰棗產量、品質、運輸和存儲的方面要求的日益提高。
本項目從2008年8月正式啟動,是基因組所與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城(KACST)的科研合作項目,基因組所抽調科研骨干赴沙特,協助沙特組建實驗室,并與沙特科研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研究工作。研究內容包括1.基因組學研究:構建基于全基因組克隆的物理圖譜,進一步完成基因組草圖和精細圖;2.轉錄組學研究:采用全長cDNA、EST、SAGE、none-coding RNA和Microarray等技術手段,對椰棗不同組織、不同生長時期的的基因表達和轉錄調控進行全方位的研究;3、遺傳學研究:采用Barcoding、SSR等方法對椰棗各個不同的品系進行遺傳背景的研究和遺傳標記的篩選。科研經費由KACST支持,項目全部數據將存放于公共數據庫,所有科研成果將公布與眾,為全球科研人員共享。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在植物基因組學研究上產生重大的意義和影響;椰棗的基因組數據將為椰棗繁殖育種、抗蟲抗逆、提高產量與品質等提供直接的幫助;培養基因組學方面的科研技術人才。并最終為中沙兩國科技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礎,為兩國友好合作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