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恰逢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我謹代表研究所領導班子,向二十年來在研究所奮斗過、生活過的職工和學生,以及關心、支持研究所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美好的祝愿!
多年來,我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參與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HGP)、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HapMap),獨立完成中國超級雜交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了復雜性狀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新機制,研發了系列基因組學新技術,并應用于發育、生殖、衰老等研究及疾病臨床實踐中。
我所瞄準國家重大需求,主動謀劃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2016年布局籌建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2019年獲中央編辦批復同意加掛“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牌子,開啟了研究所發展的新時期。中心現已初步建成全球領先的、面向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和重要戰略生物資源的多組學數據匯交存儲與共享應用系統,被國際同行稱為“全球主要生物數據中心”之一,初步解決了我國生物數據庫的落后現象。
在中國科學院黨組的決策部署和直接領導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得批準,項目的初步設計與概算已提交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將于年底啟動建設。
過去三年,面對新冠疫情,我所上下全力以赴開展科技攻關。第一時間上線運行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RCoV19),為全球科技抗疫和病毒溯源提供了科技數據保障,所內科學家、科研團隊積極參與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工作。
芳華二十載,創新正當時。我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核心任務,聚焦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布局,建設新型生物信息基礎設施與創新服務生態。將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成為維護國家級生物數據戰略資源的存儲平臺,實現國家生物數據標準化、體系化、高效化技術的中樞,依托于生物大數據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前沿研究與轉化應用基地,促進生物信息驅動的新工具、新產業、新業態的創新孵化載體,打造生命科學技術與信息科學技術等高度融合的人才培養高地,代表我國同國際主流生物數據中心開展交流合作與共享的窗口。
我所將認真落實中國科學院院黨組決策部署,落細“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通過重塑人才隊伍、完善評價體系等改革舉措激發創新動能,及時解決和應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努力創造積極奮進、團結向上、實干創新的良好文化氛圍,不斷提升研究所的創新發展能力和國家使命擔當能力,為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攜手努力,恪盡職守,不負重托,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