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發展的里程碑之年。11月13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關于北京基因組所加掛“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牌子(中央編辦復字〔2019〕167號)。自此,研究所邁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研究所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院黨組和分院分黨組各項工作要求,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廣大科研人員“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理念。
2019年,是研究所“十三五”期間“一三五”規劃深入推進之年,各項科研任務有序推進,部分科研目標已經取得重大突破與進展。
數據庫體系影響力不斷提升。2019年6月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公布了依托研究所建設“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匯交來自269個單位720個用戶遞交的超過1.4PB的組學數據,支持144種國內外期刊的237篇文章的發表。數據庫體系已獲得國際同行關注與認可,影響力不斷提升。
揭示人類早期胚胎染色體三維構象建立的關鍵調節分子。2019年,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人類精子及早期胚胎中染色體三維結構建立的關鍵調控分子的作用。該研究成果于2019年12月在《自然》發表。
生殖發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與合作者在生殖發育領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研發出將試管嬰兒出生率翻倍的新技術。應用該技術篩查的78例臨床結果顯示,試管嬰兒的懷孕率和出生率達到約70%,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白血病低劑量化療研究獲得進展。與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國內外醫院合作,開創性的使用“低劑量化療新方案”治療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相關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已啟動大規模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
RNA m6A修飾調控樹突狀細胞抗腫瘤免疫功能的分子機制研究獲得進展。與合作者揭示m6A在樹突狀細胞中的調控機制。該成果為抗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靶點,具有潛在臨床應用前景。研究成果在2019年2月的《自然》上發表。
本年度共發表SCI論文140篇,CNS系列文章10篇,其中Nature主刊發表研究論文4篇,發明專利授權14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7項。研究所主辦的GPB期刊最新IF 6.597,獲“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類”項目資助。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2019年研究所通過貫徹落實院“1+3”文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實施“特別研究助理制度”、建好人才“蓄水池”,用好院“崗位績效工資”政策,不斷加強人才的引進與青年人才的培養。一年來共引進3位優秀青年人才,3位特別研究助理到崗工作,1位研究員入選“青年長江學者”,2人入選院“青促會”,研究所人才隊伍質量和規模進一步提高和擴大。
2019年進一步發揮黨委政治引領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模范先鋒作用,開展“身邊的榜樣”評選活動及“傳承者”人文論壇,加強創新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
“喜悅滿懷辭舊歲,憧憬在心迎新年!”2020年,在新的歷史時期,北京基因組所將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的各項工作,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決完成黨中央和院黨組交給我們的光榮使命。
在新年來臨之際,謹向長期關心、支持和幫助研究所改革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和朋友們表示誠摯感謝和美好祝愿!
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