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戰略規劃實施
1.年度工作會議
Feb 24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工作會議,在全面實施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扎實推進研究所“十三五”規劃實施落實的關鍵時期,總結2016年工作,思考2017年工作部署,明確各項工作的發展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和落實路徑。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科研管理骨干、支部書記、學生代表等共70余人參加會議。
2.院領導調研
May 11
科技發展促進局局長嚴慶、副局長段子淵一行到北京基因組所調研,參觀考察了研究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基因組測序分析平臺以及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聽取了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的工作匯報,并與科研管理骨干進行了座談。科發局領導充分肯定了基因組所的發展與思考,并表示將推進協調,為研究所下一步發展給予支持與幫助。
Jun 5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勇就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懷柔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建設規劃進行專題調研,聽取了所長薛勇彪積極謀劃在懷柔科學中心建設“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的思考和發展規劃報告,與科研管理骨干進行了座談,對北京基因組所著眼于未來,在北京科創中心建設的大背景下建設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表示肯定,勉勵研究所積極加入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搶抓機遇,深化改革,為建設世界數據科技強國做出貢獻。
3.參與懷柔科學城建設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積極參與北京科創中心懷柔科學城及中國科學院懷柔生命與健康科學中心建設,推動落實精準醫學與數據信息前沿交叉平臺和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北京),開展大數據匯交、存儲、管理與應用,促進“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
· 精準醫學與數據信息前沿交叉平臺
Dec 14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啟動會上匯報了“精準醫學與數據信息前沿交叉平臺”建設方案。平臺面向國家人口健康重大需求,以精準醫學大數據匯交、管理、前沿交叉與轉化應用研究為重點建設任務,加速健康產業的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 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北京)
Nov 23
中國科學院在上海組織召開“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戰略研討會”,確定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即以一個設施,兩個基地(北京、上海)的模式進行建設,并成立工作組。
Dec 8
中科院懷柔專項辦組織召開“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備選項目建議書專家評審會,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匯報了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設施(北京)建設方案。
· 國家生物信息中心
Jul 21-Nov 28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并先后三次向科技部匯報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方案。
二、重大科研部署與項目推進
1.精準醫學研究計劃
Sep 1
首批378人遺傳報告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開放。自2016年7月啟動分析以來,由7個獨立研究組共同參與。項目組為確保對疾病的個體化精準評估和建議,共組織14次遺傳報告小組會議討論,經過多次的質疑、討論、修改過程,形成報告。
Oct 30
“創新療法造福白血病患兒”。白血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殺手”,常規化療副作用大且成本高。王前飛課題組深入臨床,致力于以低劑量化療治療兒童白血病的研究。該低劑量化療新方案獲得國家領導批示,國家衛生計生委專門組織兒童白血病創新療法研討會聽取了最新成果進展,并將推動支持該方案的多中心精準醫學研究。
Dec 18
本年度共召開4次精準醫學項目總體組會議,推進遺傳報告內容發布、參比基因組工作。繼續推進中科院職業人群志愿者的招募工作,近400名志愿者來自院機關、行管局、空間中心等6家機構,完成基線數據采集及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項目啟動至今共招募志愿者約1000名。
2.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建設
Jan 16-18
依托中國科學院國際大科學計劃項目,舉行“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科學咨詢專家組第一次會議”,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沙特等世界知名數據及信息機構負責人及國內專家與同行參與交流與討論。通過本次會議,咨詢專家分享了各自團隊有關數據庫建設和科學研究的寶貴經驗,為BIGD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May 25-27
鮑一明博士和代表團出席年會并受邀參加在日本DDBJ舉辦的INSDC年會并做報告。這次訪問圍繞數據匯交與管理方面發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等主題進行探討,并對中心加入INSDC的可行性進行了交流,為中心與INSDC聯盟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Oct 1
發布中國基因組數據共享倡議。向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等相關人員發起“中國基因組數據共享倡議”,呼吁盡快形成中國基因組數據集中管理與共享機制;同意科研項目產出的基因組數據國內本地化集中管理;支持原始測序數據由Genome Sequence Archive(GSA)統一管理。得到全國各高校、醫院以及科研院所的廣泛響應。截止目前,共有524個單位1413人參加倡議。
Oct 10-13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二屆國際生命與健康大數據論壇,國內外多所高校、研究所的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此次論壇并做精彩報告。會議肯定了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的工作和對中國及全球生物數據匯交與共享發揮重要作用,并就成立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命健康大數據共享聯盟以及國際組學數據共享事宜達成初步意向和共識。
3.公共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Nov 21
北京基因組所所務會通過《公共安全與生物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將聯合公共安全和生物安全行業單位中心共同開展公共安全與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基因組學科學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籌建過程中積極爭取國家重大任務,已承擔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課題和軍委科技委課題。
4.國家/科學院重大項目組織和推進
July 20
楊運桂研究組“RNA甲基化表觀轉錄組學測序新技術和新理論”項目獲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資助。
July 24
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中國人群全基因組測序與系統分析”課題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資助。
July 26
于軍研究組“進出口貿易生物化學污染檢測技術”課題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資助。
Aug 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宣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主辦,北京基因組所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承辦。研討會共安排了12個報告,重點探討了生物大分子化學修飾的化學特征與動態過程、動態修飾的生物學效應和調控規律、基于動態修飾的新靶標和靶向干預策略三個主題。
Sep 5
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國際生命組學數據共享計劃”項目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資助;
Nov 6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表觀基因組學檢測技術研發與臨床應用”取得系列進展:開發了微量細胞單堿基分辨率的多種DNA修飾高通量測序技術;建立了m6A等幾種典型RNA 修飾的單位點高通量測序技術;闡明了表觀修飾對胚胎發育、精子發生、干細胞分化等方面的調控作用;繪制了胚胎發育各階段及肝癌、乳腺癌等癌癥的表觀基因組圖譜。
Nov 8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大數據處理和利用的標準化技術體系建設”取得系列進展:參與編寫發布《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原始組學數據存檔系統更新;建立了微生物組信息平臺;完成醫療數據的安全分類分級;與國際open EHR標準組織共建開放式生物醫學信息模型;初步建成臨床數據集成、質控、存儲和訪問的標準化技術體系。
Dec 7
楊運桂研究組“胰腺癌新機制研究及其精準臨床診治體系建立”項目獲得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資助
Dec 7
慈維敏研究組“器官衰老的細胞分子基礎”課題、韓大力研究組“核酸新型修飾調控器官再生機制研究”子課題獲得中國科學院“器官重建與制造”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資助。
Dec 8
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大數據驅動的生物信息領域創新示范平臺”項目獲得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專項資助。
四、人事與人才
1.所領導班子換屆
Jul 17
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參加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領導班子換屆考核,同時實地調研中科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所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基因測序中心、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等研究單元的科研工作進展,并就科研創新發展問題以及所需支持的事項等,與研究所和科研團隊負責人進行交流。他要求,北京基因組所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堅持以學促做,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指示,在精準醫學領域取得更多科研成果服務國家、造福人民。
Oct.27
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馬揚到北京基因組所宣布任命新一屆領導班子。
馬揚宣讀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關于薛勇彪等任職的通知:薛勇彪任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王麗萍、張德興任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薛勇彪代表新一屆領導班子感謝院黨組、北京分院分黨組的信任,感謝上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吳仲義、楊衛平、李俊雄為研究所做出的貢獻,感謝全所職工的支持。他表示,新一屆領導班子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定搞好班子團結,帶好隊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完成研究所“十三五”規劃,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強,推動研究所發展更上一個臺階。
2.人才引進
Sep 1
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青年俊才候選人韓大力研究員全職到所工作。
3.人才培養
Aug 8
牽頭組建的“表觀遺傳學前沿研究團隊”入選2017年度王寬誠率先人才計劃“盧嘉錫國際團隊項目”;楊運桂研究員入選科技部2016年度“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Nov 13
李玥瑩、駱迎峰和宋述慧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陳科入選中科院2017年度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
Nov 28
劉江研究員入選2017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4.研究生培養
Jun 20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舉行2017年畢業典禮,所領導班子成員全體、研究生導師、職能部門負責人和40名畢業生共同參加了典禮,畢業生代表、導師代表進行了發言,所領導向2017屆畢業生送出了祝福和建議。
Jul 17-23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舉辦“基因組科學前沿”大學生夏令營。來自全國77所高校的109名大學生齊聚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開啟了一段精彩而難忘的科學之旅。通過活動,積極促進了大學生與研究所、實驗室、導師、研究生及各高校大學生之間的了解、交流、融合,增加了大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認識、興趣和向往,選拔了優秀學生繼續深造。
Sep 11
北京基因組所2016屆博士畢業生王開樂的博士學位論文《基于高通量測序的低頻突變檢測》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Sep 16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2017級研究生開學典禮,研究所領導班子成員,研究生導師代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大約60名新生參加了典禮。導師代表、新生代表、在讀研究生代表發言談了各自體會,所領導對新生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并提出了希望。
三、學術交流與對外合作
1.BIG論壇
May 31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十四期BIG論壇,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癌發生及預防分子機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東昕院士,以食管癌的基因組研究為主題做了報告,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食管癌研究的方案、策略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研究熱點等。
November 3
北京基因組所舉辦第十五期BIG論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Tomas Lindahl教授到現場為自己的手模揭牌。隨后做了題為“DNA穩定性與修復”的學術報告,深入淺出的介紹了不同種類的DNA損傷和他自己在DNA修復機制領域的原創發現,激勵科研人員繼續探索該領域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
2.重點實驗室
Nov 17-19
北京基因組所舉辦首屆基因組醫學前沿與健康普惠論壇及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年會,來自科研一線的20余位科研人員深入介紹了基因組學技術前沿、生物醫學基礎研究、轉化醫學和臨床研究等。實驗室年會重點討論了未來發展策略并設計海報展示評比環節,對提高學術水平及廣泛交流合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3.國際交流
July 1
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Gregg L. Semenza博士來所訪問。Gregg L Semenz博士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兒科、放射腫瘤學、生物化學、醫學和腫瘤學教授。他以發現缺氧誘導因子而聞名,缺氧誘導因子是癌細胞能夠適應缺氧環境的重要調控因素,將與曾長青研究員在高原人群適應性研究領域展開交流和合作。
July 3
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Cynthia M. Beall博士來所訪問。Cynthia M. Beall博士是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體質人類學家。她40年來專注于人類在高原極端環境的適應與進化研究,在安第斯、西藏和東非人群的開創性工作豐富了我們對于高原低氧的適應性以及低氧環境對于現代人類的演化與自然選擇的影響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將與曾長青研究員在高原人群適應性研究領域展開交流和合作。
Jul 5-9
北京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赴巴黎參加IUBS執委會議,在會上做了題為“Open Biodiversity and Health Big Data Initiative (BHBD)”的項目報告并獲得IUBS 3年共3萬歐元的項目資助,這是該國際組織支持強度最大的一次項目資助。該項目由北京基因組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主任鮑一明研究員牽頭承擔。
Jul 12-15
北京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率隊赴巴基斯坦,訪問巴基斯坦真納大學和卡拉奇大學,圍繞生命健康數據共享、共同構建國際健康數據聯盟等內容進行了學術交流訪問,分別與真納大學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卡拉奇大學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務實交流合作,搭建未來生物大數據合作的戰略框架。
Aug 8
由北京基因組所和中國遺傳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被科睿唯安旗下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ence Edition)數據庫收錄。
Sep 4-9
北京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一行赴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進行了訪問交流,與NCBI主要負責人Dennis Benson博士、David Landsman博士和Kim Pruitt博士等,圍繞生命與健康大數據發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對雙方合作的可行性進行了意見交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為雙方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Sep 19
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國際化學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ICCBS)主任M.Iqbal Choudhary教授和Atia tul Wahab博士到北京基因組所參觀訪問。所長薛勇彪對巴基斯坦ICCBS中心主任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深化務實科研合作,雙方就合作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共同培養交流學者、博士后等國際人才、推進生物數據資源共享等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Sep 21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RF)代表團訪問北京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介紹了基因組所的基本情況。NRF總裁Low Teck Seng介紹了NRF的基本情況和新加坡“科技創新園(簡稱CREATE)”計劃。雙方圍繞精準醫學、RNA組學等研究領域進行了充分討論,對今后進行科研學術交流、聯合培養學生等表現出高度的信心和熱情。
4.院內外合作
Jan 13
在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并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北京基因組所黨委副書記王麗萍一行10人到盛京醫院參觀交流。郭啟勇院長等介紹了盛京醫院的臨床資源和科研發展現狀,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期望圍繞東北地區人群特征,發揮雙方學術特長、整合優勢資源,繼續加強科研合作的轉化落地。
Jun 26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在前期實質合作基礎上,正式簽署“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共建協議,并舉行揭牌儀式。期望圍繞兒童白血病診療方案發揮雙方學術特長、整合優勢資源攜手共進,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Sep 14
由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牽頭,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南京土壤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9家單位共同建設的“現場物證溯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京正式啟動并召開第一次理事會暨技術委員會會議。嚴江偉代表基因組所介紹了研究所在法醫基因學方向的相關研究進展,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楊運桂分別被聘請為理事和委員。
Dec 3
薛勇彪所長、王麗萍副所長一行赴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參加了“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共建合作研討會,圍繞急性白血病化療耐藥的功能基因組解析及新的治療策略、兒童急性白血病低劑量化療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啟動工作等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雙方將繼續發揮各自學術特長,整合優勢資源,加強合作,基因組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將承擔多中心臨床試驗的數據匯交工作。
五、黨建與創新文化
1.黨委工作
Mar 23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院黨組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設,北京基因組所舉行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簽訂儀式。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各職能部門和科研團隊負責人、職工代表等80余人參加了會議。
Mar 27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第一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以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主題進行專題交流研討。所黨委成員王麗萍、趙堅、胡松年、嚴江偉分別作重點發言,參會人員結合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
May 25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研究所出席中科院直屬機關第一次黨代會代表,并舉行了專題黨課報告會。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王麗萍作了題為《學習院黨組黨建工作核心體系,推進研究所“黨建促進科研”工作》的黨課報告。
Jun 28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信念引領科研,黨建促進創新”主題黨日活動,“身邊的榜樣”黨員代表劉江、周媛媛、鮑奇分別做主題發言,6個黨支部分別交流了本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工作情況和特色亮點。
Jun 28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第二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以“學習貫徹中央精神,推進科技創新”為主題進行交流研討。所長薛勇彪作了主題發言,重點介紹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關于近期深入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總體思路和工作安排,并對研究所如何貫徹落實談了認識與體會。
Aug 25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第三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和院夏季黨組擴大會精神。所領導薛勇彪、王麗萍、趙堅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北京分院協作一片組織員李志毅到會指導。
Oct 18
北京基因組所黨委組織全所黨員群眾200余人在所內集中觀看了十九大開幕會現場直播,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
Nov 9
北京基因組所黨委組織全所職工學生130余人參觀“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和中國科學院院史館, 深入了解中國科學院的歷史和創新成果,結合實際推進科技創新。
Dec 5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第四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所領導薛勇彪、王麗萍、趙堅、張德興和黨委委員胡松年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北京分院協作一片組織員李志毅到會指導。
Dec 11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十九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會,院黨組原副書記方新同志作了題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報告,通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讓‘支部建在連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愛國為民、救亡圖存、民族復興”,“艱苦卓絕、矢志不移、甘于奉獻”四個方面,講述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中科院知識分子愛國為民的優良傳統,激勵廣大科技人員牢記使命責任,奮發進取,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2.支部工作
Apr 21
北京基因組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第一黨支部舉行“新文化論壇”,邀請中國法醫DNA第一人姜先華教授作題為“中國法醫DNA三十年”的報告。“新文化論壇”是該支部展現實驗室科研風貌、為科學跨界提供討論平臺、鼓勵科研與產業的激情碰撞和推動文化建設、加快創新發展的品牌活動。
May 4
北京基因組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第二黨支部組織支部黨員赴北京市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進行主題參觀教育活動,學習中國共產黨人英勇無畏和甘于奉獻的精神,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
Jul 25
北京基因組所大數據與所級中心黨支部與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第一、第二黨支部聯合舉辦廉潔從業專題黨課,分別從反腐倡廉形勢和任務、研究所內部審計、科研經費管理三個方面組織了專題報告,提升紀律觀念和廉潔意識。
Sep 28
北京基因組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第二黨支部“談心談話工作法”入選中科院京區科研一線基層支部工作法展示評選活動,榮獲“優秀支部工作法”榮譽稱號。
Nov 6
北京基因組所行政支部和大數據與所級中心支部聯合舉行“協同奮進,共繪國家生物信息中心藍圖”交流報告會,介紹我所參與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中心和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的相關情況,使大家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任務,提升責任和擔當意識,為研究所創新發展作貢獻。
Nov 17
大數據與所級中心黨支部組織黨員赴西柏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參觀中共中央舊址、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會場和西柏坡紀念館,接受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洗禮,重溫入黨誓詞,牢記“兩個務必”,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3.創新文化
·所訓
Mar 22
經全所廣泛征集和評選審議,確定北京基因組所“所訓”:“明德格物,卓而不凡”。明德格物,強調做人做事持身必正、實事求是;卓爾不凡,突出科學精神創新為先、追求卓越的理念。
·身邊的榜樣
Apr 18
北京基因組所組織開展“身邊的榜樣”推選活動,經支部提名推薦、工作小組討論、黨委審核,確定了第一批6名榜樣人選:劉江、趙文明、鮑奇、周媛媛、李從儒、桑健,并通過多種形式在全所進行宣傳展示,營造良好氛圍。
·“傳承者”人文論壇
Apr 10
北京基因組所舉辦“傳承者”人文論壇首場報告,邀請中科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杰研究員主講,報告題目為“傳承: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他從傳承的意義、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入手,深刻剖析了傳承的概念,系統闡述了中科院的創新文化體系,并以親歷者身份,從擔當、理性、創新三個層面與大家分享了老一輩科學家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所領導班子集體及全所100余名職工學生聆聽了報告。
Jun 16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二期“傳承者”人文論壇,由清華大學信息學院覃征教授做題為“大數據對未來社會的影響”主題報告,從愛國情懷、持續創新和中國夢三個層次,講述了大數據產生的背景,大數據的社會影響力、未來發展趨勢及機遇和挑戰。
Dec 11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三期“傳承者”人文論壇,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方新研究員,作題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報告。她勉勵科研人員在新時代、新征程,按照十九大要求與指引,以創新為戰略支撐,發揚唯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把科學前沿同國家需求有機結合,不懈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工會和群眾工作
Mar 23
北京基因組所召開2017年度職工代表大會。所長薛勇彪作了題為《全面深化研究所改革,深入落實“十三五”規劃》的研究所年度工作報告,職代會主席肖景發作2016年度職代會工作報告,職工代表針對研究所發展和下一步重點工作等有關事項提出意見建議。
Jun 27
中國科學院工會驗收組到北京基因組所進行“合格職工之家”創建驗收工作,驗收組認真聽取了研究所工會的工作匯報,實地查閱了工會日常管理及檔案材料,并就一些重點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經過綜合評議,北京基因組所順利通過院工會“合格職工之家” 創建驗收。
Sep 26
國慶前夕,北京基因組所黨委副書記、副所長王麗萍,紀委書記趙堅和工會主席肖景發,走訪了部分在京工作的研究員們,代表研究所黨委、領導班子和工會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勉勵他們為研究所和我國生命科學與技術發展做更大貢獻。
·科普
May 21
北京基因組所舉行2017年度科學公眾開放日活動,安排了生命科學科普展覽,參觀生命與健康大數據中心、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基因科學與技術主題互動展廳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還邀請部分學生走上研究所學術講臺,與領域內專家、研究生共同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擂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