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中心與所級中心黨支部赴延安實地考察學習
11月6日至7日,大數據中心及所級中心黨支部黨員赴延安參觀學習,重溫老一輩革命家走過的光輝歲月,接受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洗禮。
延安,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生活和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圣地。此行,支部黨員們參觀了延安的標志性建筑寶塔山、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的延安革命紀念館、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鳳凰山麓革命舊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楊家嶺舊址、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棗園、為奪取抗日戰爭和中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軍政人才基礎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曾生活和工作過7年的梁家河。我們看到,在這艱苦的年代和簡陋的生活和工作地,中共中央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反對自由主義》、《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與戰略問題》等著作;誕生了著名的延安精神。當年的梁家河,生活和工作環境是艱苦的,一個窯洞的一鋪土炕上要睡6個人,我們年輕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度過了從16歲到被清華大學錄取的7年時光,他在這里入黨,在這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這里帶領廣大村民修建了梁家河村的第一口水井和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
同志們一路參觀學習一路感慨:在戰爭年代,共產黨人始終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始終秉持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這就是延安精神。在艱苦的歲月里,年輕的習近平總書記繼續發揚延安精神,并將延安精神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產中。新時期的我們,走在科學前沿的科研工作中的中共黨員,應該,也必須將延安精神帶到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時刻牢記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將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參觀寶塔山
參觀棗園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