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碰撞 科學爭鳴——首屆“生科杯”五四學術辯論賽成功舉辦
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和中科院“創新2020”的開局之年。為弘揚“五四”精神,激發青年科研人員對科學問題的興趣,鍛煉和提高創新思辯能力,增強學術交流與合作,5月4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分院協作一片主辦、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承辦的首屆“生科杯”學術辯論賽在動物所成功舉辦,與會人員共同度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五四”青年節。
本次辯論賽的辯題是:“拉馬克學說對現代生物學是否仍有重要意義?”雙方代表隊由動物所和基因組所各4名辯手分別組成,賽前經過抽簽確定正方為動物所,觀點是:拉馬克學說對現代生物學具有重要意義;反方為基因組所,觀點是:拉馬克學說對現代生物學沒有重要意義。比賽特邀5名專家組成評委會,分別是:微生物所魏江春院士、植物所洪德元院士、北京生科院院長康樂研究員、基因組所副所長于軍研究員、動物所副所長張德興研究員。京區黨委宣傳部長侯興宇、微生物所黨委書記劉松林等協作一片生物口各研究所領導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各所觀眾共100多人參加了活動。
辯論正式開始前,基因組所于軍副所長首先做了開場引言,題為“變演論的變演”,為比賽做了鋪墊。隨后,辯論比賽正式開始。本次辯論程序由立論陳詞、攻辯、自由辯論、結辯四個基本環節構成。賽前雙方辯手做了大量功課,深入研究和準備了各方面的有關材料。辯論開始后,雙方辯手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引經據典、聯系實例,圍繞拉馬克學說的有關論述及其是否具有重要意義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各位辯手的精彩發言不時贏得觀眾們的一陣陣掌聲和笑聲。在此過程中評委和觀眾代表還對雙方辯手進行了自由提問,進一步考驗了辯手的思辯能力。
在緊張激烈的角逐之后,經專家評委打分評選,本次比賽的各個獎項最終揭曉:動物所代表隊榮獲優勝獎,基因組所代表隊榮獲鼓勵獎,動物所二辯杜磊被評為最佳辯手,基因組所四辯祝穎慧被評為最佳論證辯手,并被現場觀眾代表投票評為最具風采辯手。隨后評委和嘉賓為獲獎隊伍和個人進行了頒獎。
活動最后,動物所張德興副所長和北京生科院康樂院長對本次辯論賽分別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最終,辯論賽在歡樂與喜悅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本次辯論賽緊扣學術主題,以別開生面的形式充分展現了中科院青年科研人員特別是研究生的激情與風采,現場觀眾也在激情與智慧的碰撞中感受到了思考的快樂和語言的力量,為研究所順利啟動和實施“十二五”規劃和“創新2020”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