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所研究生會舉辦“做健康快樂的自己”專題講座
在當今社會,隨著社會生活步伐的加快,人們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環境飲食與生活習慣也影響著人的健康,為了給大家建立一個更加正確的健康觀,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2010年5月28日下午,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生會組特邀請了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田向陽主任醫師,來給大家做了一場題為“做健康快樂的自己”專題講座。
在講座中,田向陽老師十分全面地從預防醫學角度結合現實情況來講述如何生活的更加健康快樂。他以近幾年先后過世一些知名人物如高秀敏、張國榮等的意外死亡事件入手,將目前最常見的疾病分為慢性病、傳染性疾病、傷害和精神問題四個大方面,談到健康的重要性。他風趣地說:“年薪70萬只能拿2年就離開人世還不如年薪5萬能掙30年,健康比財富更重要”。
田老師還針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所謂養生專家所誤導的一些養生觀點的現象,如綠豆湯能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癥;紅薯防癌等例子來教育大家要提高自身的醫學素養,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健康,以防上當受騙。
田老師在講座中還具體提出了一些關乎健康的生活習慣及常識,例如生熟食品要分開用案板與菜刀以防止寄生蟲感染;每天食鹽要在5g之內以防止高血壓的發生;少吃魚塘里的魚減少重金屬污染的危害;福壽螺等不要生吃,更不要吃生魚和生肉;而一些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如大蒜富含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具有抗癌作用的水果和蔬菜等要多吃。他還對平時如何進行鍛煉、規避意外傷害、避免傳染病的傳播及有效預防,提出了建議。
講座最后,田老師重點強調了心理狀態等在各種致病因素的預防上起到的作用。他指出:健康地社交與良好地溝通,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健康是有益的,正確有效的釋放壓力,做到健康快樂長壽。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