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院學生黨建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8月24日—25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召開學生黨建工作研討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為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對加強和改進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白春禮發表講話,中科院黨組副書記、院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方新作主旨報告,中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長、院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庭大作會議總結。
據悉,中科院各培養單位負責學生黨建工作的所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黨員學生代表共34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研究生院副處以上干部、各院系學生主管列席會議。中科院副秘書長兼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恩哥,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鄧勇、黨委副書記苗建明分別主持會議。主管學生工作的研究生院副院長馬石莊作了維護學生穩定工作的報告。由白春禮親筆題名的研究生院黨建與思政教育網—“篤志網”也同時開通。
路甬祥在批示中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第十七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和中科院黨建工作會議的精神,深入研討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交流經驗、查找不足,繼承弘揚優良傳統,求真務實創新開拓,扎扎實實加強和改進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堅實的思想、組織和工作保證。
白春禮在題為《提高認識 加強領導 努力開創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新局面》的講話中,深刻闡述了加強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他強調,貫徹落實第十七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最重要的就是落實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
白春禮指出,中科院黨員研究生的比例已經占到在讀研究生總數的46.4%,加上7.2%的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對象,合起來已經超過研究生隊伍的一半。加強這支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其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將對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整體培養質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帶動作用。
白春禮要求,在中科院黨組的領導下,在中科院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研究生院應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學生黨建工作的牽頭重任,要繼續加強與各培養單位的溝通與協調,并結合中科院實際提出具體的指導性意見,對全院學生黨建工作負總責。按照屬地化原則,各培養單位的黨政領導,要將學生黨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點、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安排、完善制度、健全組織,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經費支持。要建立有效的院所結合的研究生黨建工作機制。
方新在題為《總結經驗 把握特點 遵循規律 把研究生黨建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的主旨報告中,全面總結了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的主要經驗、特點和規律,認真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系統部署了加強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具體任務。
方新指出,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在根本目標上與全國高校是一致的,但在體制、模式、做法等方面有著自身特點和規律。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與高校黨委直接負責的體制有所不同,必須適應“三統一、四結合”辦學方針和“兩段式”培養模式的客觀情況。除了一年級集中教學學生群體的黨建工作直接由研究生院負責外,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主要由各培養單位黨委負責,但研究生院要履行牽頭組織帶動、總結推廣經驗、統籌協調服務等職責。
方新強調,要以先進性建設和培育高層次人才為主線,切實加強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的思想政治建設,以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重點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以健全機制和完善各項制度為重點的制度建設,努力把中科院研究生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王庭大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會議成果后指出,我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的巨大成績,青年學生功不可沒,近半數的學生黨員功不可沒。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建工作,堅持科研與教育并舉、出成果與出人才并重,使我們培養的學生都能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改革創新應該成為中科院研究生學生黨建工作的鮮明特色,成為“院所結合”的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思路。通過修改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切實建立健全有關制度。認真研究學生黨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和方法創新。要把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以思想建設為重點、組織建設為基礎、制度建設為關鍵、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為保障,努力使廣大研究生黨員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堅定、道德上更加高尚、行動上更加自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王庭大強調,中科院各研究生培養單位要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切實加強對學生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生院要對全院學生黨建工作負總責,各培養單位要對學生黨建工作負直接責任,研究所黨委主要負責人或分管研究生教育的所領導是學生黨建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各研究所要按照院里規定單獨設置研究生部,具體負責學生和學生黨建工作,形成完備而有效的學生黨建工作責任鏈。要求真務實、狠抓落實、務求實效,會后各單位黨政要及時組織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的精神,并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會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武漢植物園、計算所 龍芯團隊黨支部、海洋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6個單位分別作了典型經驗交流。